- 详细资料
-
2017年7月03日
-
作者:胡欣
-
点击数:171
“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四调研小组赴蓝山县考察湘江源开发与保护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7月3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暑期第四调研小组12名成员奔赴永州市蓝山县,围绕“湘江源的开发与保护”这一主题展开调研。通过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个别采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到,蓝山县已经形成了一种部门联动、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湘江源管理模式。
首先,旅游局厚植旅游优势。旅游局通过挖掘湘江源周边的特色资源,致力于打造湘江源旅游品牌。对于湘江源的旅游优势,蓝山县旅游局原副局长杨建军认为,湘江源的开发优势在“水”、潜力在“山”、特色在“石”、灵魂在“文”,建议湘江源的开发应围绕湘江源的水、山、石和文四个方面,充分挖掘、宣传好湘江源的旅游资源特色,打造湘江源的旅游品牌。
其次,水利局整治水体污染。湘江源因石材、稀土等矿产的开采,水资源曾遭到破坏,重金属超标。水利部门深刻认识并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讲话精神,投入10-20亿治理重金属污染,还湘江源以绿水青山。
再次,环保局进行生态考核。为了保证湘江源地区环境质量达标,环保局对湘江源的水质量和空气质量进行定期严格考核,有效维护湘江源的生态环境。环保局张立军副局长向我们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湘江源水质长期稳定,基本属于一类标准;2016年,湘江源空气质量优质率达到87%,PM2.5指标为47微克/立方米。
最后,林业局加强林木保护。林业局专门负责林木的保护,一方面从改造林地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思想着手,严格按每年林业砍伐指标办事,另一方面着力修缮和恢复已被破坏的林地。据林业局廖昌贵工程师介绍:“到2016年2月,复建工程基本竣工,90%左右的破坏地达到绿化。”此外,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湘江源瑶族乡也都积极行动、顺势而为,为湘江源的开发与保护做出了努力。
“为”有源头活水来,协同努力重保护。湘江源深深寄托着湖湘儿女的情愫。多年来蓝山县委县政府以及各部门秉持湘江源不仅仅是蓝山的源头、更是湖南湘江的源头的理念,抱着对历史未来和8000万三湘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上下联动,协同努力谱写了湘江源开发与保护的新篇章。(张佳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