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让老师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文化软实力,从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域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5月18日下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在马院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的专题讲座,解答师生们的疑惑,为老师同学们指引方向。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马院博士生导师张国祚教授担任讲座主讲,马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宇翔教授主持,马院的师生参与到讲座中。
张教授讲道:“文化软实力既是高大上,又是低平常。翻开《文化软实力》的刊物,上面有24位部级干部写的贺词,这就是高大上;但是文化就像阳光、雨露无处不在,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这就是低平常。”一句通俗的话,解决了学生们长期存在的困惑。接着,为了让老师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软实力,张教授就“文化软实力”概念的起源、中国引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讲解。他说,“文化软实力”最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我们国家把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在十七大正式提出。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文化软实力?张教授认为一切看的着、可以量化的都是硬实力;相对应的,难以量化、摸不着、可以带来巨大精神动力的就是软实力。相比美国主要靠非政府组织来增强软实力,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主要靠政府组织来增强,如在政府组织下产生的5﹒12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空航天精神等,都体现了我们的政府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同时,张教授还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如何看待我们的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区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化软实力研究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怎么评价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有什么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做大做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对于怎样评价我国文化软实力问题,张教授认为,与国际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占综合国力的份额还比较低,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所占的份额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十七大以来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文化软实力的作用问题上,张教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工作会议上提到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鲜明地指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关于怎样做大做强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张教授给出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答案。
讲座最后,张教授还就老师同学们怎样在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域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出建议,并希望马院的师生们能做有心人,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方向俯拾皆是。
文化是本、是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的民族散发蓬勃的生命力。张教授的讲座让马院师生们更加具有文化自信,更加自觉肩负起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任。(邹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