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讲坛-创新与创业 总第638期
报告题目: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及其启示
报告人:戴希
地点:综合楼108教室
时间:2018年4月26日 19:00-21:00
报告人简介
戴希,1971年7月出生于杭州,1989-1996在浙江大学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1999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美国波士顿学院、美国罗格斯大学、和香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副主任,2017年10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学担任教授。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同年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科技集体成就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荣誉,2012年度荣获国际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亚洲学术成就奖,2014年获得香港周光召基金会授予的基础科学奖,2017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物理奖。
一直从事强关联电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含Science、Nature系列、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余篇,总引用两万余次。近年来在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外尔半金属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与合作者一起发现了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拓扑绝缘体材料体系─Bi2Se3家族,并提出了能正确描写该材料体系拓扑电子结构的低能有效模型;与合作者一起预言了在这类拓扑绝缘体薄膜中掺入磁性元素将有可能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系列工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科技部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技十大新闻。2013年3月,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实验团队,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Cr掺杂的Bi2Te3薄膜中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验证了这一理论预言。2015年与合作者一些,通过计算成功预言了以TaAs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的外尔半金属材料,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