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百姓之情 传党媒之音——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暑期宣讲团第九小组芷江微宣讲纪实

详细资料 发布于 : 2016年07月16日 作者:管理员 点击数:

察百姓之情 传党媒之音——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暑期宣讲团第九小组芷江微宣讲纪实

2016年7月4日至7月12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暑期调研第九小组一行14人深入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岩桥乡、大树坳乡等乡镇,围绕“精准扶贫”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两大主题,开展了为期9天的社会调研与理论微宣讲活动,既较为深入地了解了该县的扶贫现状,也向扶贫干部、村民百姓、租车司机等宣讲了国家产业扶贫、精神扶贫、教育扶贫等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系列讲话的要义。

在芷江县扶贫办,当了解了芷江县的扶贫状况后,周树辉、尹世尤等老师向扶贫办副主任唐全权、主任科员邓联军、驻村干部李慧林等人详细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老师们谈到,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时刻坚持“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并强调,“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帮扶是关键”。听着老师们的讲解,扶贫办唐副主任赞同地连连点头,并说到:“为了精准到村、到户,实现全覆盖帮扶,芷江县4000多名干部从事扶贫工作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处级干部负责7户、科级干部6户、一般干部4户,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宣传脱贫政策等,争取在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

在芷江镇街头巷尾,刘光斌和周树辉老师带领第九小组第二小分队成员冒雨向个体商户和摩的司机等人群耐心介绍了国家对于帮扶农村脱贫的精准扶贫政策。老师们讲到,精准扶贫就是谁贫困扶持谁,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701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教育扶贫是根本,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才能有效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芷江镇三里坪村,尹世尤和周运泉老师带领第一小分队成员与村民进行了亲切的沟通与交流。面对三里坪村冯祖香大姐提出的:“既然扶贫,每年给我们多少钱才能让我们真正富裕起来?”尹世尤老师跟她形象地说到:“精准扶贫不是输血式的补助而是造血式的帮扶,是让老百姓自身能够具备摆脱贫困的能力,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听完老师们的解说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周姓大哥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农村确实很需要像你们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带领我们谋出路啊!”

在岩桥乡黄栗坳村,周树辉和尹世尤老师根据该村山林多田地少等自然资源条件,跟余学亮书记等人谈到:“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余书记等村干部必须要继续发挥榜样带头的的作用;果树种植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多走出去实地考察,吸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走合作社模式,切实实现产业扶贫。”听了老师们的建议后,余书记说道:“老师们的一席话,确实很受启发,我们是打算成立相关产业的合作社的,可是还没有做起来,如今看来,得加紧脚步了。”

在大树坳乡政府及其所属的凉水井村,大树坳乡乡长杨国洪、党委书记候林杰、副乡长冯亚平向师生们介绍了该乡致力于政策扶贫、产业脱贫的思路和做法。在得知凉水井村通过发展特色葡萄产业、野生甜茶产业成功脱贫后,老师们讲到,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精准扶贫并不是输血式扶贫,只靠财政扶贫,不仅力量有限,还不能完全达到目的。“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必须要立足帮扶地、帮扶户的具体情况,重视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等手段,使帮扶对象掌握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才能彻底使老百姓摘掉贫困的帽子。大树坳乡的扶贫工作为国家的扶贫工作树立了榜样,值得推广。

在每天跟着师生们出行的面包车上,老师们在与司机交谈中也不时向他们讲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在谈到农村的环境问题时,邓开球师傅深有感触地说道:“农村的环境确实不如以前好了,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还是怀念小时候的美景啊!”老师们针对这个问题跟司机师傅谈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农村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注重生态安全,这也是真正脱贫致富的重要环节。

在短短的一周多时间里,第九宣讲小组的足迹遍及了芷江县四个乡镇的多个村庄。在深入了解当地贫困情况和扶贫状况的同时,师生们向老百姓宣讲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看着老百姓渴盼的眼神和对师生宣讲内容的频频点头,看到芷江县各级干部勤劳质朴、尽职尽责、不辞辛劳的工作态度,我们坚信:老百姓共圆脱贫梦指日可待,中华儿女共同筑就的伟大中国梦已为期不远。(张佳荟)

More 更多